期刊简介

本刊围绕行业与领域、产业与市场、产品与技术,关注食品加工生产到流通销售产业链安全。本着权威、全面、高端、深入的原则,以构筑食吕安全领域技术、知识、信息的传播、交流平台为追求,以成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企业的安全顾问为己任,以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值得信赖的内容与服务提供者为目标,力图为食品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杂志读者覆盖食口吃地业所有门类的生产加工企业,流通销售企业,食品原辅料供应企业,包装/加工机械企业,种植养殖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认证、科研、教育培训等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 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

出版部门: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2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78/R

邮发代号: 80-702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 杂志名称: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
  • 国际刊号:1674-0270
  • 国内刊号:11-5478/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2016年第15期文章
  • 粮油产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分析

    黄曲霉毒素可以引发肝癌,其严重性不可小视。为了更好地测定粮油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研究人员做了不懈努力,研究出了几种检测方法,以便大限度地降低对人类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以下作出了相应阐述。......

    作者:付勇浩;汤志宏;王岩;苏昀 刊期: 2016- 15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酱油中羟脯氨酸的含量研究

    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调味品之一,在酱油当中,具有羟脯氨酸的成分,在检测酱油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实验中,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乙醇提取样品,衍生试剂采用2,4-二硝基氟苯,采用360nm的波长,采用5μm4.6mm×250mm的色谱柱。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获得酱油当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数据。......

    作者:李晨辉;周小虎 刊期: 2016- 15

  • HM43葡萄球菌乳胶凝集试剂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实验比对,研究HM43葡萄球菌乳胶凝集试剂在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作用与地位,提供参考,方便检验工作者在的食品中金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选择适当的方法,提高检测效率,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作者:孟宇 刊期: 2016- 15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18种食品添加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添加剂被应用到了食品制作当中,由此引起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而液相色谱法能高效检测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高效液相色谱法拥有着准确度高、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等多方面优点,是协助食安部门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为大家介绍18种食品添加剂的测定法,并结合高科技仪器来测定分析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

    作者:郭长春 刊期: 2016- 15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诱惑红

    本实验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诱惑红的方法,优化和改进了诱惑红测定样品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固相萃取法的前处理方法能更有效地将分析物与干扰组分进行分离,减少样品预处理过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线性,回收率和精密度,适用于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作者:李小杏 刊期: 2016- 15

  •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和药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在我国药品、食品行业急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下,食品、药品的质量与人们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然而我国当前使用的食品、药品检测手段还不够先进,因此,发展一项新的食品、药品检测技术具有现实性。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前景,接着简要介绍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基因芯片和现代免疫技术。......

    作者:陈燕银 刊期: 2016- 15

  • 浅究离子色谱法中可能对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准确测定有影响的温度因素

    当前,由于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应引起公众的关注。亚硝酸盐是自然界中普遍的含氮化合物,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如香肠等的生产中限量使用。其主要作用是保持肉制品的亮红色泽,抑菌和增强风味,如果大量摄入该类物质则可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并在体内转变成致癌性的亚硝胺,所以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作者:唐帅 刊期: 2016- 15

  •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研究进展

    通过实验积累查阅文献,综述了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常用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国标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其他检测法以及及各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展望了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

    作者:赵平;杨光;丁松乔;郭莹莹 刊期: 2016- 15

  • 食品中微生物危害的分析和控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源性疾病以及食品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等问题更加重视。笔者对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其对人体的危害进行了逐一分析与阐述,继而提出了预防微生物污染、防腐保质等相应的控制措施,并阐释了栅栏技术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的具体控制运用,希望能够为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高红霞 刊期: 2016- 15

  • 我国食品检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食品安全问题愈加成为备受全世界关注的重点话题。就目前来说,做好食品检测,确保食品安全,将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安全隐患降到低,是摆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食品检测现状尚乐观,各种检测技术应有尽有,检测效果也日渐明显。本文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现状,并就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作者:唐文昆 刊期: 201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