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围绕行业与领域、产业与市场、产品与技术,关注食品加工生产到流通销售产业链安全。本着权威、全面、高端、深入的原则,以构筑食吕安全领域技术、知识、信息的传播、交流平台为追求,以成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企业的安全顾问为己任,以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值得信赖的内容与服务提供者为目标,力图为食品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杂志读者覆盖食口吃地业所有门类的生产加工企业,流通销售企业,食品原辅料供应企业,包装/加工机械企业,种植养殖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认证、科研、教育培训等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 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
出版部门: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2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78/R
邮发代号: 80-702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
- 国际刊号:1674-0270
- 国内刊号:11-5478/R
- 出版周期:旬刊
-
智能机器人在粮库中的应用探讨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保证农业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粮食存储工作就成为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将科学技术应用到粮食存储管理工作中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此时,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粮库管理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智能机器人在粮库中应用的必要性着手,探讨了我国的粮库存粮现状,然后分析了智能机器人在粮库中的应用,并对智能机器人在粮库中的应用前......
作者:张刚 刊期: 2017- 36
-
饮料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研究现状
饮料酒作为中国消费者经常饮用的乙醇饮料,按照中国现有的饮料酒分类标准可分为发酵、蒸馏、配制三种形式.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部分科研结果表明发酵制得的饮料酒中存在微量氨基甲酸乙酯(EC),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本文系统阐述了饮料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来源、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同时对于含氨基甲酸乙酯的饮料酒类食用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作者:张强弓 刊期: 2017- 36
-
海洋放线菌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
对稀有海洋放线菌酰基转移酶进行基因的克隆得到目的片段.先设计两对酰基转移酶特异性引物,以总DNA为模板,然后通过PCR扩增的方法得到酰基转移酶的完整的基因片段,并将该片段插入载体pUC18中,以酶连的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得到的片段进行验证,成功地获得了稀有海洋放线菌酰基转移酶的基因片段.......
作者:马艳玲;李海贤;翁萍;刘泽璇;许小庆;曾荣 刊期: 2017- 36
-
聚四氟乙烯不粘炊具中毒害物质迁移行为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聚四氟乙烯不粘炊具中毒害物质的迁移行为.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采用填充法将样品用适当的食品模拟物浸泡提取,从而测定浸泡液中总迁移量、氟离子迁移量和重金属的迁移量.结果:在相同的浸泡条件的,浸泡时间越长,4%乙酸总迁移量和重金属的迁移量越大.结论:总迁移量和重金属的迁移量随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但当涂层磨损后总迁移量和重金属迁移量又会明显增大,因此当......
作者:寇海娟;茅辰;商贵芹;陈明;黄小玉 刊期: 2017- 36
-
蜂蜜的掺假识别研究进展
蜂蜜是天然的营养和保健食品,但近年来的掺假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蜂蜜产业的发展.本文就蜂蜜中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酶值、挥发性物质、功能性成分黄酮和酚酸类化合物的掺假识别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蜂蜜掺假识别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万伟杰;李瑞丽;昌晓宇;刘清兰;赖艳;温显利 刊期: 2017- 36
-
食品安全大数据分析的若干思考
人类社会在经历云计算和物联网之后,又一次深刻的信息技术革命主要是大数据技术.该项技术引发了整个公共卫生领域的变革,将食品安全也带入了大数据的时代,其中大容量的数据、极快的增长速度、较高的应用价值以及多样化的来源等都是大数据所具备的特点.通过结合大数据相关理论和我国食品安全的实际状况,对大数据技术的构架和应用价值等进行分析,可以为以后该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针对食品安全大数据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
作者:周广军;金志刚;王玮健 刊期: 2017- 36
-
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控制及生产加工工艺改进
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饮用水是导致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本文拟从生产加工工艺入手,通过添加紫外线灭菌器、对包装材料进行消毒、控制加工环境和工作人员卫生状况等方法,有效防止铜绿假单胞菌对包装饮用水的污染.研究发现经过全面的清洗、杀菌、消毒后,检测生产当天、放置一周、半个月、一个月后饮用水被铜绿假单胞菌被污染的情况,均未发现有铜绿假单胞菌污染.......
作者:张丽;张继红;言剑;张建辉;周彬彬;宋晟 刊期: 2017- 36
-
不同前处理方法及显色体系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方法比较
通过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面制食品中铝的三元络合和四元络合显色体系进行比较,建立比较优化稳定的测定方法.样品经硝酸-高氯酸消化、硝酸-硫酸消化以及干法消化前处理后,三价铝离子在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与铬天青S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反应形成蓝色三元络合物;在乙二胺-盐酸缓冲介质中,聚乙二醇辛基苯醚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与铬天青S反应形成蓝绿色四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食品中的铝含量.实验线性范围......
作者:路丹 刊期: 2017- 36
-
贝类产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本文针对贝类产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LPs)的来源、分类、特性以及对人体的危害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已有的脂溶性贝类毒素(LPs)检测方法,包括小鼠生物法、生物免疫法、细胞毒性法和化学仪器分析法,并对我国在贝类毒素领域的研究提出建议.......
作者:崔晗;刘玥婷;沈葆真;刘梦遥 刊期: 2017- 36
-
奶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测定的方法改进
奶茶饮料的组成成分显著不同于普通茶饮料,根据GB/T21733-2008标准《茶饮料》测定奶茶饮料中茶多酚时蛋白沉淀效果不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本文采用三氯乙酸—盐溶液乙醇法,可以有效提高破乳和蛋白沉淀的效果,提高了奶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测定的准确度.结果显示,当样品取样量为10.0g时,加入3mL10g/L三氯乙酸溶液,1mL10g/L氯化钠溶液时,在pH7.5的磷酸缓冲溶液中,以酒石酸亚铁为......
作者:颜慧;张鹏;邹勇平;周元元 刊期: 2017- 36
动态资讯
- 1 欧洲食品安全放心,其原因竟然是这样--德、法等欧洲国家食品安全体系浅谈
- 2 质量管理在食品检验实验室的作用
- 3 速冻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 4 去除丙烯酰胺,安心享受美味
- 5 高职食品专业职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 6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新方法
- 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肉制品中的4种N-亚硝胺类
- 8 我国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方法
- 9 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0 昆明市市售纸巾荧光增白剂含量调查研究
-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二甲基甲酰胺
- 12 食品安全检验方法与标准探讨
- 13 慈善创作以字育人——书法家汪太银
- 14 百合大米乳饮料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 15 质量管理在食品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 16 潮州果中之珍:橄榄
- 17 新瓶带来好运,克朗斯助力成功之路
- 18 自动学习型Rapid 5000金属检测器
- 19 从源头保证乳品安全——原奶质量管理——访成都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质量工程师罗正中
- 20 食品卫生视角下乳制品质量安全管控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