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围绕行业与领域、产业与市场、产品与技术,关注食品加工生产到流通销售产业链安全。本着权威、全面、高端、深入的原则,以构筑食吕安全领域技术、知识、信息的传播、交流平台为追求,以成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企业的安全顾问为己任,以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值得信赖的内容与服务提供者为目标,力图为食品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杂志读者覆盖食口吃地业所有门类的生产加工企业,流通销售企业,食品原辅料供应企业,包装/加工机械企业,种植养殖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认证、科研、教育培训等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 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

出版部门: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2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478/R

邮发代号: 80-702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 杂志名称: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
  • 国际刊号:1674-0270
  • 国内刊号:11-5478/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2011年第11期文章
  • 格兰富以技术保证食品企业用水安全

    在食品生产中,每个环节都可能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所以企业要对每个环节给予重视,水泵作为食品行业特别是饮料行业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必须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为了进一步了解水泵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情况,我们特采访了具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格兰富水泵中国公共事务总监闫建亚先生和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工业部总监李征达先生.......

    作者:申海鹏 刊期: 2011- 11

  • 为了健康农业,健康营养和健康人类的行动计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增长的加快,食品保障与营养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关键议题.农业、食品生产、加工分配以及市场体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传统渔业、动物生产、果蔬培育和谷类收割系统已经变得更有效、更高产,但这些方法具有潜在的不持续性.......

    作者:高金龙;李铎 刊期: 2011- 11

  • 浙江地区茶叶中有毒有害元素溶出特性及形态分析调查研究报告

    调研的背景和意义茶是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之一,具有药理和保健功能,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茶叶除含有纤维素、维生素、茶多酚、蛋白质等有机物外,还含有较丰富的微量元素,已有研究表明饮茶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茶叶是浙江省具有明显优势的大宗传统农业主导产业,在全省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张越;张东雷;李鑫 刊期: 2011- 11

  • 多措并举通力协作有效应对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

    作为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食品安全已日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如何有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切实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事后补救工作,是历史赋予质监执法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作者:刘闫闫 刊期: 2011- 11

  • 打造一流检测服务平台促进鲁南经济发展——山东济宁市质监局与Intertek天祥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2011年金秋9月山东济宁市质监局与Intertek天祥集团签署战略协议暨联合办公室揭牌仪式在山东鲁南质检中心举行.济宁市质监局张西周局长与Intertek天祥集团中国区柏学礼总裁签署了合作协议.济宁市副市长陈颖与Intertek天祥集团中国区柏学礼总裁共同为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与Intertek天祥集团联合办公室进行了揭牌.......

    作者:马哲 刊期: 2011- 11

  • 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茶叶安全追溯系统在“同庆号”普洱茶上的应用

    碧翠欲滴的鲜叶,浓郁迷人的香气,别致丰富的口味,普洱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名茶和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品牌.特别是近年来,普洱茶声名鹊起,其生产和交易市场已呈现出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格局.......

    作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刊期: 2011- 11

  •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问题及从供应源到消费者的解决方案

    一般来讲,防范食品污染中常见问题的操作包括:鉴别需要控制时间和温度的食物;限制食物停留和通过食品危险温度区(4~60℃)的时间长度,因为在此期间细菌会成倍增长;避免交叉污染.这些问题都需要加以解决,既要同时保持食物本身的温度,又要保留其环境温度和库存量的准确记录.......

    作者:ValCuretonDeltaTRAK公司 刊期: 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