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围绕行业与领域、产业与市场、产品与技术,关注食品加工生产到流通销售产业链安全。本着权威、全面、高端、深入的原则,以构筑食吕安全领域技术、知识、信息的传播、交流平台为追求,以成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企业的安全顾问为己任,以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值得信赖的内容与服务提供者为目标,力图为食品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食品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杂志读者覆盖食口吃地业所有门类的生产加工企业,流通销售企业,食品原辅料供应企业,包装/加工机械企业,种植养殖企业,食品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认证、科研、教育培训等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

首页>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 杂志名称: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
  • 国际刊号:1674-0270
  • 国内刊号:11-5478/R
  • 出版周期:旬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2018年第16期

国内外食用色素比对分析

陈贤驰;曾豪威;汪宁;戚平

关键词:
摘要:色泽、味道和形状是构成食品感观质量的三大要素,其中,色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通常,颜色靓丽的食品能增强人的愉悦感,促进食欲,增加消化液分泌,更受消费者欢迎,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人类利用色素改善食品感官品质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公元10世纪前,古人就开始利用植物性天然色素给食品着色,例如大不列颠的阿利克撒人用茜草植物色素为食品着色.我国自古就有用红曲米酿酒、制红肠和酱肉等习惯,至今在江南一带还有用乌饭树叶捣汁染糯米饭食用的传统.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随着食品种类的多样化及加工技术的发展,更是普遍使用着色剂(食用色素)来改善食品色泽,消除加工中不同批次间的颜色差异,从而达到提高附加值,吸引消费者的目的.